"南南合作再出发"——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共建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推进会召开
凝心聚力谋新篇,鼓足干劲开新局。2月28日,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共建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推进会在鼓楼校区召开。会上举行了南京大学与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合作协议文本交换仪式。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勇,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胡万进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薛海林主持。
胡金波指出,今年是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提质之年、增效之年、发展之年、跨越之年。要立足"两个大局",激发"两个意识",整合"两个资源",发挥"两个优势",做好"两个服务"。同时,示范区建设进入"紧要关口",是要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关键阶段,必须积极推行"务实之举",加快实现"跨越之举",持续成就"引领之举"。
胡金波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将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努力做到"六坚持六深化",落实落细第三批重点任务清单,又好又快推进示范区建设。一是坚持全局协同谋划,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二是坚持建强教师队伍,深化师资能力建设;三是坚持优化人才储备,深化教师联合培养;四是坚持提高人才质量,深化资优学生培养;五是坚持整合优势资源,深化重点学科建设;六是坚持抓课题研究,深化教育智库建设。
胡金波指出,建设示范区是南京市和南京大学的共同目标,也是校地双方合作的共同任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视察南京大学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把握整体中精准定位,在科学研判中找准问题,在集思广益中贡献良方,进一步推动名城名校联手、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联动,以"务实之举、跨越之举、引领之举"打造校地合作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样板"。
陈勇充分肯定了示范区建设取得的一批突破性、阶段性成果,并表示校地要在携手合作新起点上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一是放大示范效应,提升教育创新发展水平;二是牢牢把握重点,加大工作推进落实力度;三是深化校地融合,不断提升合作成效。他表示,南京市将在政策、服务等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持续做好完善共建机制、搭建载体平台、统筹各方资源、拓展合作领域、优化发展环境等相关工作,以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彰显示范区建设的成效。
胡万进就示范区建设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汇聚智库之力,有效助推南京教育关键性改革;二是要深掘名校资源,以更加务实的措施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在提升办学质量上取得更大成效。他表示,南京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扎实工作、深化合作,共同谱写好"名城造就名校、名校助力名城"的新时代篇章。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南京大学副校长孙百军回顾了2021年示范区建设取得的良好工作成绩,汇报了2022年工作计划。他认为,南京市与南京大学示范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的重要决策和创新举措,一定要倍加珍惜机遇,坚持守正创新,继续扎实工作。
会上,南京大学副校长王志林和南京晓庄学院校长张策华、南京大学副校长王振林和金陵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陈小虎分别代表双方交换合作协议文本。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陈华、金陵科技学院校长刘永彪、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执行院长王运来围绕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表示希望持续拓宽合作领域,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通过推动学院定点合作、增进师资队伍交流、加强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携手在新时期取得更大发展成就。
南京市委办公厅副主任白清泉,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等南京市、南京市教育局领导,市教育局相关处室及直属单位负责人,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南京大学校领导杨忠、邹亚军、王明生、龚跃、周济林,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参加会议。